找到相关内容133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供奉的对象有哪些

    降生印度,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得道成佛接班,并分批超度一切众生,故称未来世佛。寺院中弥勒造像有佛像、菩萨像(天冠弥勒)和化身像(大肚弥勒)三种。“大肚弥勒”名契此,相传为五代梁朝时明州(今宁波)奉化人,他两...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07274496562.html
  • 腊八节各地食俗

    ,庆祝丰收,预祝来年的更大丰收。这就形成了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腊八节在传承过程中,又有一个传说,说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吃了放羊姑娘用苹果糯米团子煮的粥,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后世信...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22093597191.html
  • 只为辜恩始报恩

    教罗 罗,令作沙弥,修习圣道,得至涅槃 ,如我今也。” 由此可知,所谓“涅槃 ”,是指释迦得道成佛,而这个涅 成佛,只要罗睺罗修习圣道,就可以证得;换句话说,无论何人,只要修习圣道...请佛住世,当然是请佛“莫入般涅槃”才是,也就是说请佛不要“去死”才对,绝不可能请佛不要“得道成佛”。一字之差,看出了人们的迷信,也看出了佛法的衰败。 因此,可以这么说:“涅槃”不是“死亡”...

    王绍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2446129.html
  • 《思益经》“七邪法”初探

    外道”在四部阿含里,少有邪的贬称意味[26] ;“无有得道”——没有解脱、成佛的可能,只单纯地陈述一件状况,并未涉及邪法的生成因素,没有理由作邪法之意。二、有些“邪法”与邪法的关系并不明确或不合逻辑。...邪行伤害自他,以致于没有得道,如同信受邪道的起迄过程。但是在经典中,行邪法的最终下场应该是堕地狱等三恶道,而不是“无有得道”[31] 。若“无有得道”是如同上一章所说之不能得道、不能成佛之意,那么依受...

    陈景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447475.html
  • 南禅宗的选佛制度源流及其意义初探

    坛经》是慧能本人现身说法的记录,前引的‘无相颂’就是要说明外在的形相和禅戒对于能否得道成佛是无关紧要的。不论是在家之人还是出家在寺之僧,得道成佛的关键只在于能否明心见性,‘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吾...实践有巨大的差异。其中最核心的差异,就在于后者真正继承发展了慧能的在现世成佛和在活人中选佛的思想与实践,最终把它推广为吸引百千万人参与的,每年都举行的禅门“选佛”的科举制。这才是黄檗、临济这一宗派系统...

    谭世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2459954.html
  • 早期佛教理性状态分析

    所有的神化,都是信徒们后来的直接神化和附会。   得道成佛的释迦牟尼,通过“初转法轮”,用自己参悟的思想“渡化”五比丘,开始建立自己的僧伽团体,传播自己的思想。因为释迦牟尼思想自身的理性成就,及其...,那就是得道成佛。这个问题是解决了,但是佛教的观点,由此构成了自身的矛盾。既然一切寂灭,那么生死轮回的主体又是什么呢?这个理论根本的矛盾,后来构成了佛教各教派,在观点上无法统一的分歧和对立。   ...

    刘福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062484584.html
  • 回鹘文《陶师本生》及其特点

    已成等正觉,并使他的教诲如甘露般 49.降临[人间]。我去向他表示礼敬。” 50.优多罗童子对此有疑,自忖道: 51.“那个迦叶佛并不比我聪明多少,他怎样 52.能够得道成佛呢?”他这样想着,...的身边。 57.优多罗童子看到佛祖, 58.这时他才从内心承认, 59.迦叶佛确已得道成佛。 60.并为自己的诽谤之语感到后悔, 61.而且进入了佛之境界,最终悟道。 62.这个优多罗童子...

    杨富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22054397095.html
  • 略论“人间佛教”

    神通及妙用,运水与担柴”,只要在生活中全身心地投入,处处都可以得道成佛。  禅宗“佛法在世间”的思想是“人间佛教”最主要的理论根源。根据禅宗的这些观念,读经、坐禅等传统佛教的觉悟或成佛方式,并不能达到...间之食”,因为“我身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于人间得佛”。释迦牟尼的出家修行,正是为了解决人们的生老病死等人生的根本问题,是人格的升华,而修行的本身是为了提高道德,发展智慧。释迦牟尼成佛后,一生教化,足迹...

    吴朝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03740067.html
  • 佛教英文导游词

    Hall. 28.阿弥陀佛又名接引佛,他随释迦牟尼得道成佛。接引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众生,往生西方净土。 Amitabha is also called Jieyin Buddha.... 15.传说,释迦牟尼来到一棵菩提树下,静坐苦思,后来觉悟成佛。 As the story goes,Sakyamuni came to a fig tree.He sat beneath...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3351335.html
  • 佛陀前生在新疆——克孜尔石窟的菱格本生经变

    在天上福报享尽又降生人间;……如此往返于三界六道中,生生世世仍不忘布施修持、敬养三宝,终于在投生为净饭王太子之世,觉行圆满,得道成佛,佛号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佛在说法时,常常引述自身过去多生多世的...惊怖愕然,好不后悔,召问象师,答曰:“我唯能调象身,不能调心。”并告诉国王:“有佛世尊,既能调身,亦能调心。”因此之故,大光明王发心求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心,累世修持不懈,终于成佛(见《贤愚经卷三之二一...

    陆艳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22664638.html